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教与学

思考与创新 · 第十届创新成果大赛在线投票正式开启

2025.06.18            浏览量:

十年磨一剑,十届承一心,《思考与创新》课程迎来了第十届创新成果大赛,这不仅是一次课程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与现实的对话,一场青春与文化的共振。

本届大赛延续“本地博物馆保护与服务创新”主题,鼓励学生走入历史深处,触摸文化肌理,从沉淀千年的文脉中寻找灵感,从日常生活的需求中提出构想。通过设计思维的转化,他们尝试为历史注入新的叙述方式,为文化服务打开更多可能。

本次大赛由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与教务处联合主办,共有10个创新项目入围决赛。学生们以“设计思维五步法”为路径,完成了从项目选题、社会调研、用户画像、头脑风暴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他们用脚步丈量城市,以眼光发现问题,用心构建方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创意成果,在实践中实现“知”与“行”的交融。

为创意投票,为文化赋能!

本届比赛将通过“线上投票”评选出:

一等奖 1 名

二等奖 3 名

三等奖 6 名

投票截止时间:6月27日 23:00

请为你心仪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让优秀的设计走进生活,让年轻的思考落地生根!

投票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PrCCek0Zr0pLLifonMjXA


01 西安博物院——“瑞云驼影帽”帽包两用设计

当历史与时尚相遇,这款西安博物院文创帽包两用神器惊艳登场!它能在遮阳帽与斜挎包之间随心切换!背上它,穿越回长安的繁华旧梦,将千年历史的厚重与现代时尚的轻盈,一同背在身上。它巧妙借鉴了蓝釉点彩驼骡的绚丽色彩、金背瑞兽葡萄镜的装饰纹样。同时,融入实用的现代设计元素,像松紧抽绳可调节适配不同头围,手提袋方便携带,还有独特的收纳空间便于整理存放。既饱含深厚文化底蕴,又贴合流行趋势,更满足女性对实用文创产品的需求,是对其文创偏好的精彩回应。


02 西安博物院——“光影休憩站”多功能休息椅


“光影休憩站”专为解决西安博物院休息区舒适性问题而设计。它具备多种优势,方便性上有可存放饮料的冷藏抽屉;舒适性体现在采用舒适耐用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材质;空间占用小,可灵活放置节约空间。其功能丰富,带有多媒体设备可播放文化视频,还内置GPS定位、智能导航等智能系统,为游客游览提供便利。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光影休憩站”,能为西安博物院游客打造舒适便捷且具科技感的休息场所。


03 玩偶讲解器——助力青少年展馆体验

青少年群体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倾向互动有趣的学习方式,博物馆中的传统讲解无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这款玩偶讲解器的创意源于青少年对玩偶的喜爱,将玩偶与NFC技术结合打造寓教于乐的讲解器。设计理念以“寓教于乐”为核心,通过创新趣味的互动讲解方式,优化青少年展馆体验,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与展馆氛围。产品主要功能包括:①NFC感应触发,支持青少年随时自主触发讲解,操作简便、识别快速准确,可重复触发以加深知识记忆;②趣味讲解,采用生动语言并融入故事、互动等元素,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传递丰富文物知识;③多种模式切换,含系统全面的正常讲解、带虚拟奖励的问答互动、结合文物知识的游戏挑战模式,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04 陕西考古博物馆——文物识别笔


当考古文博邂逅智能科技,陕西考古博物馆智能导览笔应运而生!

它瞄准游客参观痛点,以 “让文博探索更轻松有趣” 为使命。想精准找文物?AR 导航秒变 “时空罗盘”,扫展品知位置、搜名字找文物,连饮水机、储物柜都能精准定位,游览路线不再迷茫~

想深度识文物?高清摄像头 + AI 识别,拍照即解锁文物 “隐藏故事”,知识卡片还能一键分享社交圈,让文博知识 “活” 起来,满足社交分享欲!

更懂你的是个性化 “小心思”:根据参观足迹推专属展品,字体、语音随心调,多语言适配全球游客,不管是文博爱好者,还是带娃家庭、外国友人,都能轻松拿捏考古乐趣,让博物馆之旅从 “走马观花” 变 “深度漫游”,成为传播陕西文博魅力的全新窗口~


05 陕西考古博物馆“历史拼图”互动导览体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陕西考古博物馆承载着千年文脉,而导览系统,恰似连接古今的时光引路人。我们聚焦游客体验,从社交平台的反馈里倾听诉求,在实地调研的足迹中探寻不足——标识的稀疏、信息的朦胧、布局的无序,曾让历史的光彩尽情绽放。

于是,一场为“让过去拥有未来”的优化启程。全新导览系统,是献给游客的文化礼物:纸质导览图如精巧的时光罗盘,清晰勾勒场馆脉络,展品信息与文物图标相映成趣;更以年龄为尺,为不同群体定制专属指引,大字体传递温度,高对比明晰视野,甚至让独特香味,成为触发历史记忆的奇妙开关。

当游客手持导览,迷路的困惑消散,替代以沉浸式探索的愉悦。这不仅是标识的优化,更是让考古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历史,都能更生动地走向观众,让古老文脉,在现代体验中重焕光芒,续写与当下对话的崭新篇章 。


06 陕历博文创古今碰撞——大学生调研驱动文创的焕新计划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聚焦产品类型拓展,推出多款创意佳作。唐妞系列捏捏乐以馆藏唐代仕女俑为灵感,将软萌可爱的唐妞形象融入解压玩具,手感柔软,色彩绚丽,兼具趣味性与治愈性;唐妞系列陶瓷陶俑盆栽,将传统陶俑工艺与现代绿植盆栽结合,让憨态可掬的唐妞化身绿意守护者,为生活增添一抹古韵;历史景点亲子拼图精选陕西标志性古迹,通过拼合过程,让亲子共同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唐妞系列毛绒玩具延续唐妞俏皮可爱风格,采用优质面料,触感舒适,是陪伴与收藏的佳品;鸳鸯图样古风餐具以唐代经典鸳鸯纹样为装饰,将历史美学融入日常用餐,让每一次用餐都充满文化韵味。这些文创产品,以多元形态,让历史文化走进生活,焕发新生。


07 西安碑林博物馆——让AR时空镜带你拓印未来


碑林 AR “时空镜” 以 “让碑文活起来” 为核心,是一款打破传统的智能导览设备。它融合 AR 技术与轻量化硬件,通过四大功能重塑碑林参观体验:扫描碑文即可获取多语言白话译文与专家解读,让晦涩古字秒变易懂知识;全息投影技术还原颜真卿挥毫创作《多宝塔碑》的历史场景,沉浸式再现千年文化瞬间;书法互动教学能实时纠正临摹笔画,生成专属学习报告,助你提升书法技艺;虚拟拓印功能通过手势操作生成电子拓片,可保存、打印留作纪念。

设备采用适配近视用户的 AR 眼镜,续航长达 8 小时,支持语音与触控双交互,使用便捷流畅。提供博物馆现场租赁(20 元 / 次)与线上预约服务,无需购买硬件,轻松降低使用门槛。无论是文化爱好者、研学群体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借助 “碑林 AR 时空镜”,在虚实交融中深度领略碑林文化的魅力。


08 陕西历史博物馆——AR文物魔法卡


AR文物魔法卡片是一款融合实体卡片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创新型文创产品,专为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设计。每张卡片对应一件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代表性文物,如唐三彩仕女俑、鸳鸯莲瓣纹金碗等。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或平板扫描卡片,即可观看3D立体文物模型,搭配简洁生动的语音讲解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产品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不仅适合作为课堂教学与研学配套工具,也适合在博物馆售卖或校园传播中使用。通过“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文物知识的可视化传播与数字化传承。


09 西安博物馆时空镜子互动装置


镜映古今,语传未来——博物馆时空镜互动装置 时空镜是一款以唐代铜镜为灵感、融合数字技术的博物馆互动装置。它打破传统展柜的隔阂,通过“触摸历史-表达当下-对话未来”的三维体验,构建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

核心功能:跨时空留言:观众可通过语音、文字或绘画向未来传递信息(如5年/10年后),加密存储的内容将在设定时间由后续参观者解密查看,形成古今对话;文化复刻设计:以唐代海兽葡萄镜为原型,结合镂空云纹金属边框与隐藏式交互设备,在保留文物古韵的同时嵌入触控屏、AI语音识别及多语种支持;分层体验设计:学生群体可触摸温感模拟文物表面,感受历史温度;老年人通过语音与虚拟历史人物“对话”;儿童可自由绘制创意图案,激发参与感。

创新价值:装置以铜镜为“情感容器”,将文物转化为可交互的“活历史”。未来可扩展AR功能,实现文物动态活化、丝路场景漫游等沉浸式体验,让博物馆从“观看”走向“对话”,重塑文化传承范式。

设计亮点:情感闭环:满足86%观众渴望的“对话感”,解决传统展览参与度低的问题;科技隐身:技术服务于文化叙事,硬件隐匿于仿古造型中;可持续交互:加密留言机制创造持续吸引力,推动观众重复到访。


10 千年长安百样风华西安博物院主题动线


西安,这座承载华夏千年文明的十三朝古都,城墙砖石镌刻岁月痕迹,巷陌微风裹挟历史余韵。西安博物院以深厚底蕴为底色、创新理念为笔,精心规划亲子、研学、老年三条主题线路,铺展与历史对话的多彩长卷。

亲子线路以趣味为舟,设置历史小剧场与文物拼图游戏。家长与孩子身着汉服,穿梭仿古场景演绎古代生活,在互动答题中,文化传承的种子于欢声笑语中悄然萌芽。研学线路以专业为径,专家在青铜器幽光下、陶俑阵列前,结合 3D 复原技术,带领学子从纹饰解读工艺,从陶俑面容探寻军事制度,揭开古代文明神秘面纱。老年线路以静谧为境,在庭院藤椅旁、书画墨香里,志愿者讲述文物故事,助老人们回溯往昔,在历史长河中寻得心灵栖居。

三条线路如文化溪流交汇,让各年龄段游客找到专属历史坐标,勾勒西安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璀璨图景,赋予古老文明新活力。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