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浏览量:
为落地“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校自9月25日起,组织开展了“专业大练兵”活动。截止10月30日,“本科专场”圆满收官,36位本科专业负责人围绕活动主题完成了汇报,展现了他们对“雇主导向、学生中心”理念下人才培养路径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成果。
在新时代教育变革的浪潮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识教育该扮演何种角色?又该肩负什么样的任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该如何打破,并形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合力?
基于此,继本科专业大练兵活动之后,我们特别举办“通专融合"实践研讨工作坊,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和多方交流,破解融合难题,探索全新可持续的育人路径。
11月13日,西安欧亚学院“通专融合”实践研讨工作坊如期举行,吸引了校领导、各学院教学院长、各专业负责人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和GLC相关教师共同参与。此次工作坊由通识教育学院执行院长黄鑫主持,旨在全面探索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与背景,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深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与融合。通过针对现实问题的剖析与解决方案的提出,工作坊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与创新合作的平台,也为我校通专融合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
张炜教授在会议上以“本科专业调整与课程体系重构”为主题,强调专业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专业概念包括职业化和本科培养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细分趋势明显,但也导致专业核心特性模糊。面对雇主导向转型和通识教育改革,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契合度成为关键。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革新中起到重要作用,但需平衡其深度与广度。课程体系改革中,通识教育课程比重增加,需回应学生需求。张教授认为,通识教育不仅是课程集合,而是理念与模式的综合体,高校应主动培养雇主需求,探索适合自身的教育改革之路。
张炜教授为工作坊参训教师做报告
张炜教授报告后,黄鑫院长发表了关于通专融合的报告,强调全球化下通识教育趋向大众化与职业化。通识教育职业化要求教师具备“双师”能力,课程设计要与职业需求相匹配。职业教育通识化则要求专业课程融入通识能力培养,实现一体化设计。全球尚未有成熟方案,为我校提供尝试机遇。黄院长提出,专业课程应传递通识能力,强调其通用性与可迁移性。我校通识能力框架包括审辩与创新、沟通与表达等四种能力。黄院长还介绍了美国大学联盟推进通识教育的方式,包括LEAP报告的目标和VALUE量规,以及乔治库的“高影响力活动”。结合美国经验,我们应设计支持学生职业发展的通识课程,通过高影响力活动、目标导向教学和跨部门协作提升教育效果,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帮助学生达成能力要求。
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黄鑫做汇报
主题汇报结束后,36位本科专业负责人随机划分成小组,并根据各自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经验,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展开深入探讨。研讨聚焦于“通专融合”的核心问题,涵盖了多个关键维度,包括:通识能力与专业能力的配比与评测标准、通识能力如何在学生画像中具象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和成果体现、通识能力的四年递进式培养路径设计以及实施融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实际困境与应对方案。
此外,来自会展专业的两名学生也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本次活动参与经历出发,分享了各自对于“通专融合”的理解与感受。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表达对“通专融合”的期待
在研讨过程中,各小组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激发创意与智慧,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大家纷纷从学科差异与学生个性化需求出发,探索了多样化的解决路径。整个研讨环节气氛热烈,观点碰撞精彩纷呈,为后续实现通专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注入了全新的思考与实践动力。
经过一天的深入讨论,与会的教师、专家及校领导共同反思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问题。张炜教授指出,两者的结合不应仅限于简单的相加,而应是深度的化学反应式渗透。面对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的挑战,教学内容和方式亟需更新以最大化学生收益。
张炜教授发言
副校长张乐芳教授针对学校通专融合的现状提出了建议,强调课程与活动的有效整合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度有限。她建议课程和活动应围绕学生发展目标设计,形成系统的学习路径,而非孤立存在。
董事长胡建波教授则从企业管理视角出发,呼吁专业负责人运用企业家思维管理专业,关注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以及专业影响力和市场需求。他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价值创造,同时追求教学质量提升与成本降低,并规避合规风险,确保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顺利实施。
董事长胡建波教授发言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