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通识动态

论坛回顾(三)|甘阳教授:国内研究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2022.06.29            浏览量: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于2015年共同发起创立,是在对通识教育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由中国高校自愿组成的,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联盟旨在推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共同探索通识教育的中国道路与多元模式,加强联盟成员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与支持,促进通识教育的国际合作。截止2021年,联盟成员高校已达60所。

5月27-28日,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主办、联盟成员高校西安欧亚学院承办的“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专题论坛”以线上多平台直播的方式举办。本届论坛邀请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甘阳,西安欧亚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建波,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程贺南,浙江科技学院副校长冯军,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等通识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发言。

本届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专题论坛包含四个模块: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主旨论坛和“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管理之道”“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欧亚通识专场分享”三个分论坛。在为期两天的线上论坛直播中,来自12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分享,超过50所高校的通识教育同仁云端参会,在线碰撞思维、互动讨论,交流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建设经验,探讨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论坛伊始,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全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甘阳教授为论坛开幕式致辞,并在致辞中提出随着国内通识教育探索发展日趋多样性,国内研究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发展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首先代表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向西安欧亚学院克服种种困难为承办论坛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参加本次论坛的学校类型多样、地区分布广泛,这使得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看到中国通识教育的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通识教育联盟成立以来就一直主张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必须走多样化的道路。中国国土广袤,各个地区的差异都非常大,各个学校的历史、传统、资源也都不一样。所以,通识教育虽然有共通的理念,但是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发起单位虽然以研究性大学为主,但是像西安欧亚学院这样的应用型高校也已经探索通识教育十年以上,并形成丰富成果。虽然不同高校的通识教育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但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面临一些共性问题。


第一 搭建通识教育教师团队

任何一个大学,不论采取何种通识教育方案或方式,首先都是要形成通识教育的教师团队。因为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能否做好主要取决于教师。如果仅靠校长或教务处的推进而不能唤起教师热情,通识教育推行效果一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好的通识教育能够能凝聚团队,教师团队通过多年的积累会成为一个感情共同体。例如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团结了很多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于不同专业,但是经常会有机会在一起交流,会提供许多好的主意和建议。部分学校做得不如人意往往是因为把通识教育的推行仅仅看成是行政性的自上而下的推行,结果只能是各个院系可以承接相应的课程,但缺乏一种自下而上的热情。只有教师有高度的认同,并以高度的热情投入通识教育事业,才能在学校中产生通识教育的成果。


第二 获得学生认同

如何凝聚学校的学生并使他们认同通识教育,对很多大学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和中国大学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在中国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学生入校之初就被划分了院系,是高度专业化的,这和国外情况非常不同。

例如美国的大学,入校不划分专业、院系,所有学生都只是属于大学的本科生。英国的大学生虽然划分了专业,但是他们和院系没有关系,而是生活在各个不同的“college”。这样的情况下,本科生与院系的关系越淡化越疏远,通识教育就相对越容易发展。而国内现状是本科生入校即由专业院系管理,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必然高度认同,甚至仅仅认同专业课程,对不是本院系所开设的课程认同度较低。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的认同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中国大学付出巨大的努力。近些年比较普遍的探索是在大学内部设立书院或通识教育学院,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像北大元培、清华新雅、中大博雅等等,联盟成员青岛大学成立的浮山书院也是一个特别成功的案例。

青岛大学成立浮山书院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书院学生在专业上虽然仍归属于不同院系,但学院提供学生超越院系的视野和生活方式,这就使得通识教育更容易推进。当然这种探索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需要在课堂上、课程上、活动上发力,创造学生跨院系的学习结构,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就会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哪怕学校具有创新思路,也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第三 激起学生学习热

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大学通识教育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与前期有比较大的区别。推行通识教育前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建设高质量课程方面,采取小班教学、经典阅读这些形式都是为了把控课堂质量和学习效果。但是今天大学当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内卷化”的问题,无论是应用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这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如果学生已经厌倦学习,学校还只是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去扩展知识、加强专业训练,往往会适得其反。近年来许多学校有了新的做法,开始在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上发力。中央和教育部近期开始强调劳动教育,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和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很早就已经开始建设这些课程,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些课程。这一代的学生比较缺乏生活经验,而且同学之间关系往往也比较疏远,劳动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促进学生和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去认识真实的中国社会、乡村、工厂。如果能够利用中央和教育部倡导的这次纲改,不仅仅把它视作完成“规定动作”,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艺术教育更是如此,能够缓解学习焦虑,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学生进而也会对学校活动有比较高的认同。

最后,无论应用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一定基于学生的高度认同。论坛的开展能够提供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是难得的学习机会,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 持续关注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请您持续关注西安欧亚学院“Eurasia全人教育”微信公众号,我们将陆续为您分享分论坛、圆桌会议等论坛专题报道。

“Eurasia全人教育”微信公众号


>> 回放通道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西安欧亚学院”官方微博账号,查看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论坛直播回放。

主旨论坛回放通道

分论坛及圆桌会议回放通道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