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术活动

第三批课程组汇报∣坚持目标导向建设通识课程

2020.04.13            浏览量:

2019年,西安欧亚学院进入了战略发展的新十年,全面开启了“四四二”战略2.0的新局面。学校以“价值观办学”理念为指导,国际化为战略发展大方向,应用型为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改革为主要抓手,学生发展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持续推动组织转型变革。

课程质量是决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所有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和思想,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并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

近日,通识教育学院开展课程组汇报系列会议,分院领导、各中心主任、全体课程负责人以及相关课程组教师参加会议。

继第一批、第二批课程组汇报顺利完成后,第三批课程组汇报于4月8日如期而至。各课程组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成果,发现线上教学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未来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目标,理清下一步教学改革的思路;汇报课程深耕计划及重要举措进展情况。

本次汇报的课程有人文中心《写作与表达》,思政中心《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中心《大学体育》以及数理中心《office高效办公》。


写作与表达:明确愿景,持续推进课程深耕工作


《写作与表达》课程组负责人卢卓元老师从“愿景与蓝图”、“疫情之下的教学”、“课程深耕”三个方面展开,着重汇报了该课程过往改革发展的逻辑理路、当下课程开展的迷思感悟以及未来五年课程建设思路。

卢老师指出《写作与表达》课程的愿景是让每一个欧亚师生都具有良好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并使其成为持续一生的能力和习惯,使命是在校园和网络上促成活跃的、跨学科的写作与表达文化。


面对疫情带来的教学挑战,为了保证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写作与表达》通过教师个体理论学习、教学群体深度研讨、课程团队集体发力等措施保障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有序开展。这种保障措施不仅是面对疫情挑战做出的应急之策,也是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出发给出的长远之计,它将有效助力课程深耕举措的落地和课程愿景的实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询历史,反思有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长毛笑雯老师从对标学校、学院、部门三级人才培养目标及关注课程特有人才培养方案的立场出发,层层剥离教学目标层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课程矩阵,以分解教材,重构教学模块的思路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面对疫情给教学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西安欧亚学院的重点课程,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计划将课程内容重构、教师团队成长、学习资源筹建作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落实课程团队的责任,以七步法迭代发展、项目制教学模式研讨等关键举措推进推动课程深耕工作。


《大学体育》:让体育更加生活化

《大学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和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从而达到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此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胡广楠老师就《大学体育》课程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汇报,并对混合式教学建设思路进行分享。


疫情期间,大学体育课程以线上课程+活动的形式开展,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技能练习为支撑、健康提升为保障,满足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人文历史的学习需求,同时满足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要求。

《大学体育》通过畅课、智慧树等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理论教学,并依托微信、抖音短视频等媒体平台组织教学活动,且将活动细化为俱乐部活动、中心活动和身体锻炼作业三种。为了降低线上学习带来的距离感,体育中心教师通过畅课、QQ群讨论以及直播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基于对现阶段线上教学的思考,大学体育的混合式教学是结合“线上学习+课堂学习+课下活动”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上传基础运动技巧的音、视频资料,引进优质网络资源课程,丰富体育文化、体育历史、体育精神等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和全面了解体育,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通过线上完成运动基础技能学习。

课中教师通过检查、讲授、点评的方式实现翻转课堂;通过活动、竞赛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课下通过开展广泛持续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大脑动力;建立课外辅导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


《Office高效办公》:培养持续学习能力和科学信息素养


《Office高效办公》作为通识DNA课程,从2018年开始面向全院本科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从知识结构、思维习惯、核心能力三个方向设立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office办公技能,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持续学习的习惯。


针对目前疫情下的教与学,课程组权老师指出,整个课程团队对考核方案、案例设计等资料进行了调整,采用案例式教学、项目式考核的模式,在商业数据调查分析、商务ppt、新媒体分享、企业策划论坛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学习优化。在本学期,课程组也将持续推动课程建设的步伐,通过检测线上学习效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演示—动手操作—作品展示—互帮互学—总结提升—布置线上学习任务的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趣、有用、有料

为了保障本学期线上课程的教学质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充分打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思路,依托创课平台,辅以老师们灵活的教学手段,逐渐摸索出在线教学对课程建设的支撑点。

思修课程组的胡方圆老师指出,“有用、有趣、有料”一直是思修课的建设目标,而线上教学也是线下教学的重要补充,这就要求老师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十分重视,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以“导客为主”为主线,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教师角色由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学的重点由如何教转变为如何学;学生对象由教学对象转变为教学主体;学习方式由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并结合赵炬明教授的“七步法”,深度剖析课程,在思修的框架体系下延展理论内核,并转化为问题切入到学生生活中。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深谙四用原则,即网课做知识传授之用,课堂做循循而诱之用,讨论做各抒己见之用,作业做阅读反思之用,运用新模式打造自身的品牌效应。在课程建设上,要构建有活力、有理论、有自信的教师团队,解构课程体系,开发影说思修资源,为课程的继续优化打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多重教学环节、优化评价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为了更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毛概课程组选择用智慧树和创课平台的互动模式来进行授课,帮助学生做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学习,同时,课程组建设了更加完善的创课共享资源,帮助各位专兼职老师及时更新课程资料。从本学期课程开展情况看,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同样暴漏出相应问题,这些问题既给了毛概课程组新的启示,也给课程组带来了新的教学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大局意识的形成、人生信仰的建立、国情世情的理解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毛概课程组来说,针对当前现状以及对未来课程发展的思考,新的教学目标的逻辑也更加清晰,基本可以界定为:理论认知目标,科学思维目标(怎么想),行为选择目标(怎么做),最后归结到行为信念塑造目标(回报社会)。

升级课程深耕思路,形成3D集体教学模式,利用课堂设计反向矩阵匹配教学目标,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三注意增强学生学习投入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并采用科学的教学评价系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产出成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模式下学生的课程设置以学生和企业的未来需求为导向,所有教学环节围绕学习产出进行设计。对于强调应用型能力培养通识课程来说,以目标为导向建设通识课程课程,需要每门通识课程在课程建设前期进行大量的调研,掌握行业动向及学生需求,参考通识能力培养为学生的课程学习设计产出成果。以此为基础制定的通识课课程目标既能助推通识课程课程建设,也为科学合理评估课程提供指标。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