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术活动

多面观通识—西安欧亚学院第二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2018.10.29            浏览量:


 

      10月27日,来自大陆及港台各高校致力于通识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在西安欧亚学院齐聚一堂,共同推进西安欧亚学院第二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论坛——“通识教育面面观”的举办。复旦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中原大学就各自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交流。

      中国通识教育依然处于探索时期,对于进一步的发展需求迫切,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通过了解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作出的多样化构想和实验,交流学习成功的实践经验、先进理念与教学手段,为中国通识教育下一步的推进提供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指导。

 


 


      本次论坛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黄鑫主持,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为论坛揭幕致辞。胡建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了他对于论坛价值的思考,他表示:“我们举办论坛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欧亚学院的整体通识教育标准,同时也希望能推动整个西安地区对于通识教育的视野和认知水平。”欧亚学院从不吝于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胡教授倡导,我们要做的是从内心出发,通过高端的学术交流,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彼时,教育的真谛就会更近,教育的美好就在我们身边。

 

 



武汉大学桑建平教授

 

      溯源中国的通识教育,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决定了与西方通识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差异性。非功利性、非专业性、非职业性是中国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来自武汉大学的桑建平教授首先明确了中国通识教育区别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西方高校的特征。武汉大学在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以此特征为原则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以《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为例,详尽的分享了本门课程在构建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桑建平教授指出,探索通识教育的正如洞穴之喻,我们需要寻找的现象后面的真实。

 

 



台湾大学庄荣辉教授

 

      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教务处教务长及共同教育中心主任、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特聘教授庄荣辉分享了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三段改革历程。从通识教育与教学创新两个部分,简述台湾大学在针对每一个改革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决策与实践。庄教授分享了台湾大学“X+1”的创新教学模式——“深碗课程”,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深碗通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学生作为核心主轴,实现学生专业外的基本核心价值。这与欧亚学院的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谋而合。

 

 



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教授

 

      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做了题为“价值观办学”的主题报告。报告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出发,发现办学方向的多元化,从而确定了欧亚学院十年转型的“四四二”战略。在此十年,逐步建立起独具欧亚特色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欧亚学院使命、愿景及价值观。为实现中国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胡教授强调转型首要解决的是价值观问题,未来十年,无论是通识课程还是学校发展都将坚定价值观办学的理念。

 

 



中原大学黄信二教授

 

      中原大学是台湾第一所宣示以“全人教育”为教育遵旨与立校理念的大学。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全人教育”理念在理工类中原大学得到落实实属不易。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黄信二教授在报告中呈现了中原大学在贯彻“全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转机。解决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资源配置的问题,以及怎样化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实现课程品保等实践经验。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对通识教师的培养,从多方面对教师成长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中原大学在教师培养方面的具体举措。他指出,教师是“全人教育”的推动者,鼓励教师跨院对话,建立成长社群。

 

 



复旦大学陆一博士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研究研究室主任陆一博士从“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什么”、“通识教育的几种主要实践路径及其区别”、“通识教育多种可能的实践方案”三个方面说明了通识教育在中国的落地是多元化的。她提倡通识教育的发展应具备本土意识,根据校本建构特有的通识体系,无需以个别高校为蓝本,应进行多元探索,实现整体繁荣。

 

 



慢学校创始人余志海先生

 

      本次报告特别邀请到了社会创业家、知名公益家余志海先生,作为非高校研究者,余志海先生一直致力于如何学习的实践研究,他认为“即使是超人,也要扎堆。”肯定了社群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深入挖掘了社群学习面临的隔绝、流失、障碍等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香港中文大学赵茱莉老师

 

      “我也可以读经典:为通识教育科目提供学习支援和注入体验学习因素”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赵茱莉老师带来的演讲报告。在香港中文大学两门通识教育基础课“与人文对话”、“与自然对话”的课程设计中,经典阅读书目该如何选择以及课程评核制度和工具引发了在座各位老师的极大兴趣。赵茱莉老师提出了“同材辅读计划”、“建立学习社群”等建议,其目的是实现通识课外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赵老师立足于当今社会,认为通识课程应注重利用科技辅助学习,提升兴趣,也要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化通识学习。

 

 



西安欧亚学院段永刚老师

 

      报告最后,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段永刚老师分享了欧亚学院体育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在全人教育理念下欧亚体育课程的建立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成为通识学院的品牌课程。段老师详细阐述了体育课程的内容构成、教学模式、考核手段、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改革特色,为通识课程的多元发展提供另一方面的思考和借鉴。

 



 

      “通识教育面面观”,“观”的是广度也是深度。通过各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多元化的探索历程与实践经验的分享,明确通识教育的根本目及发展路径,汲取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建构校本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是未来通识教育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欧亚学院第二届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论坛为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搭建了不可多得的交流平台,对于通识教育在不同类型院校的落地和实施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