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术活动

系列活动之六 我的科研如何做

2018.05.14            浏览量:

《周易·系辞上》中有辞:“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意为钩取深层的信息,探索隐秘的知识。此法对于学术与科研道路而言,更是不二之路。学术研究作为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职业的根基与支撑。

如何在文献中钩取信息,探索深奥、隐秘的学问?2018年5月13日下午3点,西安欧亚学院特聘高级顾问赵炬明教授以学术文献的分享、研习为基础,以“我的科研如何做”为题,与通识教育学院教师们进行了一场科研专题讨论会。在分享讨论之前赵教授给老师们布置了作业,要求认真学习他分享给大家的30多篇论文,让大家学习后讨论并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从分享的原因,自己的收获,论文的特点及自己的困惑等方面讨论自己对做科研的思考。



卢卓元老师分享:求真溯源对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

人文中心卢卓元老师以真实的工作案例导入,通过讲述她与人文中心老师们碰到一个简单的标点语法难题时展现出的态度和做法,引出求真溯源对于教学和科研的关键性。

卢老师以赵炬明教授的论文《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为观察对象,收获了以下的启发与思考:1.我们普遍缺乏求真溯源的精神,在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一种盲从。2.以学生为中心,观念的革新与技术土壤的匹配存在一定矛盾。3.对科研教学缺乏研究的态度与问题意识。

鉴于此,科研如何做?论文如何写?赵教授将文章分为两类,第一类多是一时灵感迸发,辅以经验支持而成。赵教授认为,文章和研究肯定需要灵感和经验启示,然而如果停滞于此,获得的都是个别经验,算不得客观事实。因此“灵感+经验”这一模式下的论文被称为散文。第二类的研究则是在启示基础上,谨慎思考题目的价值、前人研究状况、经验支持水平等(如果前人没有研究成果,那就需要通过自身阅读文献)来进行问题分析并回答问题。如此得出来的成果,便是有价值的科研。“思想+经验启示+实证”模式的文章,才称之为论文。所以,赵教授建议老师们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做科研。

党红侠老师分享:合作学习中好学生会更成功吗?

“分组小组讨论是基础好的同学与基础不好同学搭配起来还是进行自愿组合?不同组合的小组成员的表现怎样呢?基础好的同学是愿意单独完成还是愿意讨论合作完成?”外语中心党红侠老师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使大家陷入深度思考。

《合作学习中好学生会更成功吗?》这篇学术论文是党老师的问题之源,也是我们探索此问题的引路石。党老师据此提出自己在科研上面临的困惑,影响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度的因素及对策这个课题是否可行?情感、认知、行为三方面分别讨论怎样研究?

赵教授在解答党老师的疑问时指出,做科研论文一定注意切入的视角,切忌贪大,从实际教学工作与实践中发现研究课题。在写作技巧上抓住论文的写作的核心要素,进行大量阅读,从方法训练做起,并建议学习投入度研究项目组合理借鉴现有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

任翠萍老师分享:问题法与团队法结合

数理中心任翠萍老师开门见山,直接解读了《问题法和团队法结合》这篇论文。文章指出这两种方法如何符合当前的设计原则,如何从对方的独特优势中受益?区分了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点明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提出这两种方法在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和科研中这两种方法如何有效结合?在做科研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形成问题?“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怎样结合?这是任老师带来的问题。

赵教授据此指出,正确的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根据“丁托理论”,很多问题的答案不再唯一。假如对文献中的结果持怀疑态度,那就是我们研究的契机。经验基础是研究的开始,感觉与灵感得到假设之后,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来进行验证,如此的研究,方能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山美娟老师分享:跟着老主编学论文写作

数理中心山美娟老师和党红侠老师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篇论文——《合作学习中好学生会更成功吗?》。山老师带着我们继续探索这篇文章隐秘的内容,得到了如下启发:1.重新思考科研的意义,从工作中找问题,不一定追逐热点问题。2.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聚焦问题,不能太笼统。3.设计好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4.不能只说论文的结论好,要考虑其局限性。此外,山老师提出了自己在科研方面遇到的困惑,如,科研论文写作的要素不够明确,问卷设计以及数据分析技巧缺乏等。

在之后的探讨中,赵教授指出问卷的设计是一门学问,具有相当的严谨性,而且都要进行验证,因此建议目前的科研组/课程组选择当前方法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要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究。


总结:

1.科研一定要从研究问题出发,研究的问题一定是可以回答的,或是或否,但总有解答。

2.对于科研而言,经验是有用的,要做到始于经验,但不能止于经验。

3.做科研必须从解决学生的问题出发,选题不要贪大,找出一个方法、解决一个问题即可。

4.建议多阅读、参考外文文献。

此次分享是作为通识课程研讨周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指导老师们如何将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果逐步进行凝练形成科研成果,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